4月14日,風和日麗,春意盎然,全省群文音樂干部培訓班結束了三天的理論學習,赴大豐、東臺進行創作實踐和觀摩演出。
藝術源于生活,經典的作品無不體現了生活與藝術的 結合。“讀萬卷書”的同時也需“行萬里路”,去尋找民間藝術素材和元素,獲得創作靈感。培訓班一行首先來到大豐知青紀念館,探尋當年知識青年的足跡,傾聽歷史的回音,激發創作的熱情和靈感。學員們 此進行現場創作、探討,留下了不少作品,如《東方濕地美如畫》、《大豐歌》等。隨后,培訓班一行來到了根據 非遺“董永傳說”興建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圍繞孝賢文化和愛情傳說兩大主題,充分體味東臺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省文化館館副館長李萍、市文廣新局副局長王勝利觀摩考察
學員們在非遺文化園區
晚上,省館、市局領導和培訓班學員一行來到東臺市人民劇場,觀看了由東臺市文廣新局主辦的哈哈 惠民演出——《春天的旋律》。《哈哈 》是東臺市群文活動的主陣地,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真正做到“說自己的事,唱自己的歌,贊美我們的生活”。節目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如蘇中道情《土地的故事》曾獲得江蘇省第十一屆“五星工程”金獎,得到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演出現場掌聲、叫好聲不絕于耳。
4月15日上午,全省群文音樂干部培訓班順利結束,學員都陸續踏上歸程。通過五天的培訓學習,學員們之間加強了交流,明確了藝術創作的方法方向,這必將進一步促進全省群文音樂水平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