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下午,鹽城市文化館開展了主題為“傳統文化中的平等價值觀”的道德講堂活動。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之一的平等,其實是中國古代先賢們一直追求的價值取向,在傳統文化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主講嘉賓劉德廣老師從中國傳統文化里社會宏觀層面的制度平等,個人實際層面的人格平等,生命自然層面的眾生平等等三個方面闡述人們對于平等的呼喚。
從早期“天下大同”的設想,到“兼愛非攻”的主張,再到“平而后清,清而后明”的愿景,無不彰顯歷代思想者對社會平等制度上的追求。中國文化主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要把修身當做人生之本,無一例外,無有特例——而這種無人能免的一視同仁,強調的正是一種人格和尊嚴上的平等。在“眾生平等”的禪學感悟和哲學思索下,我們每一個人沒有等級差別,不該以輕慢之態目空一切,對他人他物的苦樂以平等心去感同身受.
平等價值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 秀傳統文化,烙上了中華民族鮮明的文化印記。同時,平等價值觀更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對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