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燃熱血,青春韶華擔使命;薪火傳神州,紅色印記耀華章。1月18日,“鐵軍魂 鹽城紅”鹽城市新四軍革命題材優 秀群文節目調演活動在鹽城市文化館舉辦。中共鹽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曼、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唐文健出席活動。調演通過“鶴鳴亭”現場直播,觀看人次達3.2萬。
202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鹽城考察新四軍紀念館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鹽城重要指示精神,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全市群文工作者牢記囑托,實干爭先,落實創作、加工生產了一批新四軍題材的群文作品,強化宣傳、擴大影響,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新四軍的故事。
調演活動由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鹽城市文化館、各縣(市、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鹽南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局承辦。各縣(市、區)文廣旅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社事局、鹽南高新區社事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及文化館館長、業務骨干等觀摩調演。
精彩回顧
大豐區文化館帶來的榮獲第十五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的少兒舞蹈《你們告訴我》,拉開了演出的帷幕。節目以孩子們參觀博物館為切入點,通過觀看博物館里的展品和事跡,從開始的充滿好奇、新鮮感,到深入了解新四軍抗戰歷史和感人事跡,引發孩子們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感嘆,從而堅定理想信念,立志傳承鐵軍精神。鹽都區群藝館帶來的鹽阜說唱《蕩里小伙在成長》,講述了荷花蕩里的孤兒小山子參加新四軍后的一段成長經歷,再現了“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軍愛民民擁軍、同仇敵愾打鬼子的根據地圖景,可歌可泣、感人肺腑。
▲少兒舞蹈《你們告訴我》
▲鹽阜說唱《蕩里小伙在成長》
射陽縣文化館的情景劇《春到藕耕塘》,再現了1946年秋國民黨反動派全面挑起內戰,侵犯我華中解放區,華中黨政軍領導陳丕顯、管文蔚、曹荻秋奉命留守蘇北射陽,在耦耕堂成立華中工委,領導解放區人民開展土地改革、武裝斗爭、支前運動的那段澎湃歲月。鹽城市文化館帶來的情景舞蹈《那年那月》,講述了一群進步青年,在戰火紛飛的那年那月,懷揣報國之心,告別家鄉,踏上征程,來到魯藝,獻出了青春乃至生命。響水縣淮海劇團的淮海戲《血染季家圩》,形象再現1941年初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在三打季家圩戰役中,新四軍戰士血染季家圩的壯烈情景。
▲情景劇《春到藕耕塘》
▲情景舞蹈《那年那月》
▲淮海戲《血染季家圩》
鹽城市文化館、東臺市文化館演出的舞蹈《送鹽》,藝術還原在那戰火硝煙紛飛的華中抗日戰場,新四軍財經部長兼兩淮鹽務管理局負責人李人俊組織軍民伏擊敵人,鹽民們冒著槍林彈雨,用生命為前線新四軍送鹽,共同抵抗日寇,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熱血頌歌。一件紅棉襖,是青春閃耀的色彩,是紅色歲月的記憶。濱海縣文化館的小淮戲《紅棉襖》,向人們講述八十多年前新四軍優 秀女干部陳濤那段塵封往事和赤子之情。建湖縣文化館和建湖縣淮劇團演出的情景劇《軍民魚水情》,生動詮釋了黨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聯系、魚水深情。
▲舞蹈《送鹽》
▲小淮戲《紅棉襖》
▲情景劇《軍民魚水情》
最后,演出在響水縣文化館和東臺市文化館大氣磅礴的歌舞《領航》中緩緩落下帷幕,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潮涌黃海,千古忠魂驚世界;紅耀鹽城,人間壯志見精神。新四軍長期革命斗爭留下的豐富紅色資源,為鹽城烙下了獨特的紅色印記。我們要堅持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充分彰顯新四軍鐵軍精神薪火相傳、波瀾壯闊的精神力量。
▲歌舞《領航》
下一步,鹽城市文化館將緊緊圍繞“鐵軍魂 鹽城紅”紅色文化品牌建設,創作多種藝術形式的新四軍革命題材作品,全面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為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貢獻群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