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長三角城市戲曲票友大賽
落下帷幕
由鹽城市文化館選送的
我市越劇票友梅建文
喜獲金獎
這是鹽城市文化館
各項工作不斷邁向新臺階背景下
取得的又一突破、又一殊榮
愛戲,就是一輩子
梅建文生于1969年。10歲那年,和許多同齡人一樣,她在母親的帶領下,看了那場風靡全國的越劇版電影《紅樓夢》。越劇名角徐玉蘭飾演賈寶玉,越劇名角王文娟飾演林黛玉。彼時,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向往。對于10歲的梅建文來說,越劇精致的扮相、華美典雅的服飾、委婉纏綿的唱腔,為她打開了一扇門,門里的東西令她心曠神怡。
梅建文將自己所有的零花錢、壓歲錢,全部用來購買越劇唱片和磁帶,一句一句跟著聽跟著學。別人看著毫無用處的戲曲程式,在她眼里是傾訴柔情;別人眼里柔軟無力的吳儂軟語,在她耳中是天籟之音。
在沒有智能手機和網絡的時代,梅建文所有關于越劇的信息,全部來自江浙滬一帶的票友。他們通過書信往來,交流彼此關于越劇的喜好、看法以及演出信息。有時嫌書信太慢,也會趕到郵局打電話。
“我曾經接到浙江一位戲迷朋友的電話,說有一場演出。當時演出時間已經很近了,我二話沒說,買上一張長途車票就趕了過去,倒了兩次車才趕到目的地。”梅建文告訴記者,或許是因為年輕,或許是因為熱愛,那些別人眼里煩瑣無比的事項,在她心中卻是信念一般的存在。
“愛上了,一頭扎進去,就是一輩子。”
在黃梅戲戲“夫妻觀燈”扮演小六妻子
追戲,一切皆可拋
用今天時髦的話來說,沒有付出的愛不值得留戀。愛一件事或人,只有付出了,才懂得珍惜。這個道理放在梅建文追戲非常合適。
梅建文曾經是一家單位的會計,但會計工作按部就班,影響她的追戲。幾經思量,她辭去工作,專門追戲。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決定得到了她家人的支持。
“我丈夫是公務員,家里也算不上特別富裕。但丈夫和兒子對我追戲相當支持,從來沒說過半個不字。”梅建文說,這就是一家人,無條件地支持和信任。
有了家人的支持,梅建文也從開始的業余愛好者,向專業領域進發。她是土生土長的鹽城人,東臺方言中的語音留存較重,語言關是向專業進發的第 一道難題。為過語言關,她甚至去逛江浙的小商品市場,從購買物品與商販的交流中學習語言。平時她還主動與浙江的同學交友,虛心向她們學習咬字發音。久而久之,語言關在不經意間就闖了過去。
“我那么愛越劇,我就不信我唱不好。”梅建文說,為了追戲,一切都舍得。
在錫劇《牡丹亭》選段“游園”扮演杜麗娘
學戲,萬事從頭來
2014年,梅建文開始接觸到越劇發源地浙江嵊州的老師和資深戲迷,通過與其交流提高演唱技巧。2016年底梅建文有幸結識越劇王派花旦創始人王文娟的親傳弟子王學飛老師,并走進由她舉辦的越劇唱腔訓練班,系統學習越劇念白、唱腔及身段表演。
此時的梅建文已經“奔五”了,但心態上卻顯得尤為年輕。因為熱愛,所以全情投入。半年的訓練班結束后,她還執著地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一遍一遍地提升自己的唱戲功底。每年寒暑假里,她會專程前去嵊州,請老師一對一地輔導糾正唱腔、咬字、表演程式等。
長期的全情投入,讓梅建文在越劇票友圈聲名鵲起。2016年,她作為東臺實驗小學校外輔導員,在該校小紅花社團開設越劇課,由她親自把關,挑選越劇小戲迷。與此同時,她加入文化志愿者的行列,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積極參加文化惠民演出和藝術普及活動,特別是在2022年的“江風海韻”沿江沿海六市的巡演活動中,不僅給現場的觀眾帶來精彩的演出,還不厭其煩地為追著看戲的戲迷票友們進行互動和輔導,深受所到之處老百姓的喜愛。
2022年9月,“幸福你就唱起來”長三角城市戲曲票友大賽在南通舉行。來自全國80多個地級市20多個劇種、300多名選手參賽。梅建文以雄厚的實力和扎實的功底,以超越越劇發源地浙江選手的優異成績一舉奪魁,實現了票友的逆襲。
“愛上越劇,全情投入,從一而終。我覺得非常快樂。”梅建文說,在今后的演唱中,她將再接再厲,再攀高峰,同時做好藝術傳承,讓越劇之花在鹽阜大地綻放得更加絢麗,為人民群眾送上更多更好的戲曲佳作。
在越劇《白蛇傳》選段“云水仙緣”扮演白素貞